第二章: 先验唯心论的总体演绎(旧版)

我们已经通过第一原理阐明了唯心论 (Idealism) : 一切存在 (existence) 的本原都是自我. 自我无非就是对自己的思考活动, 而这个思考活动同时也就是创造自己存在的活动. 第一原理等价于"我在”这个命题: 我存在, 恰恰就是对于我的考察, 且因为我的考察而存在.

所以, 在唯心论中, 一切存在物都是对于我的考察而存在的. 一切存在都是自我的视角中的对我存在. 对于我而言, 存在物在我的视角之外, 对它自己而言是否存在以及怎样存在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 唯心论只承认对我而言的实在性, 根本不承认在我之外的实在性.

所以,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 (通过第一原理) 从总体证明了知识学的观念性. 然而我们还可以做出事实性的证明, 也就是说, 从第一原理本身真正推演出整个知识体系.

第一章阐述的是知识学, 知识学本身是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同一, 所以我们后来从同一中创立了对立的理论和实践哲学. 本章是知识体系的具体演绎, 同样也需要首先建立起来互相对立又互为前提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

1 知识体系的普遍演绎

[本章回答的事, 就是知识体系为什么必然会设立出来. ]

我们想做的事, 就是说明, 自我是怎样通过以自我意识为原则的生成机制, 设立起全部的知识体系 (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 社会历史, 脏话演进史, 抽象史, 空间, 时间……一切) 的.

不过在问知识体系是怎样设立的之前, 首先要回答其为什么必然会设立出来. [打个比方, 我们现在已经设立了宇宙大爆炸的奇点, 然而其为什么会爆炸开来, 生成内涵深邃的宇宙, 还没有说明. 我们要说明, 自我的内在矛盾就是设立知识体系的必然动力. 这一对互相对立的活动, 在维系其同一性时, 会产生出一系列无穷级次的知识来. 而且, 知识体系被设立后, 也将是被那个动力强制为这样, 不由得别的什么因素随意变动的. ]

自我本来只是一种活动 (无限的活动) , 如果其必然设立出知识体系, 就应当是完全盲目的活动, 我们必须说明盲目性是怎样来的.

有人说, 既然知识是强制的 (吃糖必然是甜的, 人必定饿, 饿了要吃饭, 引力让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 那么自我就必须理解为是完全盲目的活动. [我们从未感受到知识体系的随意性, 比如太阳某天变成方形, 或者水喝进嘴巴却从下巴漏出来. ] 但是这是诉诸事实, 并不能算合法的论证.

要回答设立知识体系的必然性, 或者说自我的盲目性, 就需要从自我的本性进行普遍的证明: 自我同时是不受限制的活动和自由而受限制的活动. 自我的本性就包含这种分裂性.

[我们发现, 强制感恰恰是本来自由的活动受到约束时才发生的, 因而自我一定有一种自由而受限制的活动. 同时, 自我一定有另一种活动施加了限制, 是不受限制的活动. 两者分别代表了客观活动和主观活动, 也分别是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出发点. 只要证明了客观与主观的二分是必然的, 那么知识体系作为主客观的一致, 就同样被证明为是必不可少的了. ]

1.1 第一步: 自我必然对立为两种活动

第一原理: 通过自我意识活动, 自我成为自己的对象.

我们可以立即获得两个推论.

  1. 自我仅是对自身而言的对象, 并不是外物的对象, 因而不受外物影响.

  2. 自我会成为自己的对象; 所以自我原来并非对象, 而完全是活动.

    自我原来不是对象, 那么就是对象的对立物. 一切客观事物都包含某种静止不动的, 固定不变的东西 (因而是受限的) , 使其成为行动的对象. 因此自我原来就是不受限定的活动.

自我原初是无限的活动, 因而也是一切实在性的根据. 实在性如果源于别的东西, 那么自我就是受其制约的, 因而是受限的. [无限同时也意味着无穷的潜在可能. 不是任何具体的东西, 同时也可能成为任何具体的东西. ]

因此, 自我意识产生的条件就是, 自我作为本来无限的活动 (实在性) 可以限制自己, 成为自己的对象 (客观事物) .